logo
tel

福羲國際(香港)拍賣顧問有限公司

FUXI INTERNATIONAL(HK) AUCTION CONSULTANT CO.,LTD.


trading record

成交記錄

金包玉螭龍紋帶鉤(二件)
    发布时间: 2023-05-18 18:44    
金包玉螭龍紋帶鉤(二件)
斷定/款識
Years

戰漢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規格
Specification

D:21.3cm

數量
Number
2件
2pcs
預估價
Estimated price

HKD 3,800,000-6,000,000

拍賣時間/場次
Auction time/location
2023  SPRING AUCTIONS

帶鉤,是古代貴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帶的掛鉤,古又稱「犀比」。多用青銅鑄造,也有用黃金、白銀、鐵、玉等製成,是身份地位的象徵,尤其王公貴族、社會名流所用帶鉤甚爲精美。帶鉤起源於西周,戰國至秦漢廣爲流行。歷史上龍首帶鉤的流行主要在兩個時期,一是戰國至漢代,二是元明清時期。戰國早期龍首帶鉤首高昂,龍首略似馬首,僅具輪廓,不刻五官。發展到中晚期,龍首棱角分明,嘴巴短寬,眼圓外凸,背面較平。

正所謂「千年白玉變秋葵」,此鉤本爲白玉,因入土近兩千年,原白色變爲悅目的秋葵色,另因此鉤內嵌鐵芯,入土已久,產生深褐色鐵沁,與玉色交相混雜,色彩斑駁,十分好看。鉤首的龍首爲瘦長立體形,淺雕了短耳、橄欖眼、楔子鼻,頸側陰刻戰漢時期流行的勾連雲紋,體現了戰漢時期的抽象神祕的風格。器背見遊絲細線呈現的勾連雲紋,底部的鈕爲經典的圓柱造型。觀乎整器,其紋飾可謂「滿工」,視覺效果飽滿,其器形亦具立體感,十分搶眼,全器宏偉大度,氣勢逼人,頗具王者氣象。

參閱

1.見吳鎮烽、尚志儒,《陝西鳳翔高莊秦墓地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1981年第1期

2.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續集》,臺北,1999年,圖錄圖版183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