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定/款識 Years | 清 QING DYNASTY |
規格 Specification | 通高:49cm H:49cm |
數量 Number | 1件 1pc |
預估價 Estimated price | HKD 3,000,000-6,000,000 |
拍賣時間/場次 Auction time/location | 2023 AUTUMN AUCTIONS |
本品爲乾隆官窯之中堪稱別致的彩繪佳器,其形尊貴典雅,裝飾雍容華麗,雙螭龍耳精巧工致,生動飄逸,爲乾隆朝高端精細御瓷琢器之顯著標誌。口沿裝飾青花纏枝蓮紋。腹部繪山水庭院之景,畫中遠處宮闕聳立,飛簷翹角,蒼松翠柏環繞,宛若仙境,雄偉神奇,湖闊雲天,羣山聳峙。湖岸漁舟唱晚,遠山雲漫霧嶂,似有萬裡之遙。其構圖虛實相生,筆墨疏秀清潤,山石尤稱佳妙,淡皴濃苔,毫鋒穎脫,墨法精微,令人歎止。施彩清薄妍美,設色淡雅雋永,益見蒼雅深厚之感,觀之彷如宋人之青綠山水翰墨,構建出乾隆御製詩句“輕舟浮水面,芳徑引山家”之境。
乾隆粉彩山水樓閣御瓷之典型風格,其時代氣息濃厚,繪畫特點鮮明:
一、畫中殿宇、亭閣、小橋部分皆用細筆界畫,異常規整,結構精微,氣勢雄偉,設色豐富鮮妍,表現建築的莊嚴和富麗,而建築的形製絕非民間風格,洋溢著濃厚而鮮明的宮廷氣息,往往似取景於某處皇家園林。其技法和藝術風格完全深受雍幹之際“界畫大師”袁江之影響,多是宮廷畫師臨摹袁氏畫作化裁而成。例如本品之畫意、構圖與北京故宮博物館典藏袁江【山雨欲來圖立軸】,【揚州四景冊頁】頗爲相近。
二、界畫山水樓閣題材的出現是瓷器繪畫藝術與中國傳統繪畫技法又一次成功深入結合的結果,是文人意蘊於瓷藝上日益增強的標誌。在此以前,由於繪畫材質、顏料所限,瓷畫技法只是有限地借鑒和融入中國傳統繪畫的部分,界畫的引入得益於唐英的努力嘗試和宣導。唐英才情四溢,精通書畫翰墨之事,榷陶期間力求文人之雅與瓷藝完美結合,相互輝映。本品繪畫題材與技法使用皆蕩漾出濃厚的文人意蘊,折射出唐英榷陶以後景德鎮瓷壇藝術的深刻轉變。
本器所代表的抱月瓶立體器皿,由於器面多變,繪製難度大,對畫手要求很高,僅在乾隆時較爲興盛,出現了一些優秀作品,乾隆之後隨著國力和宮廷繪畫雙雙衰落,就很少見到較大型的精彩作品了。山水樓閣是乾隆御瓷稀有的裝飾題材,僅僅集中在乾隆早期唐英榷陶期間所造的高端御瓷之中,例如:
1、清宮舊藏【乾隆七年 磁胎洋彩山水人物觀音瓶一對】,參閱《華麗彩瓷 —— 乾隆洋彩》國立故宮博物院,頁100,圖26
2、日本梅澤紀念館藏【乾隆 粉彩山水亭臺樓閣鹿頭尊】,參閱《龍泉集芳》繭山順吉編,頁356,黑白圖版1071
3、清宮舊藏【乾隆 粉彩開光山水詩句方瓶】,參閱《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琺瑯彩•粉彩》,頁110、圖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