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定/款識 Years | 董其昌 款 DONG QICHANG |
規格 Specification | 66.7×33.1cm |
數量 Number | 1件 1pc |
預估價 Estimated price | HKD 1,800,000-2,500,000 |
拍賣時間/場次 Auction time/location | 2024 SPRING AUCTIONS |
材質:紙本 墨筆
形製:立軸
鈐印:“董其昌”白文印
題識:年家袁伯應司農上疏歸省尊人大司馬節寰年兄,贈以詩畫,癸酉十月之望。掛冠神武覲庭闈,得奉朝恩意氣歸。聖主似頒靈壽杖,仙郎耐著老萊衣。董其昌”。
此圖為作者79歲時為兵部尚書袁可立(節寰)所作。袁可立歷經明萬曆、泰昌、天啟、崇禎四帝,為 ‘’四朝元老”,誥 ‘’五世恩榮”之賞。為官不阿權貴,敢於為民請命,是明代後期著名的清官廉吏。董其昌為袁可立作此圖,並讓袁子帶給袁可立,但其實,袁三天前已經去世。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思白、香光,華亭(今上海)人。萬曆十六年(1588)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卒諡文敏。工書、善畫。董其昌為明末畫壇祭酒,其山水注重師法傳統,講究筆致墨韻,墨色層次分明,拙中帶秀,清雋雅逸。《畫史繪要》評價其:“山水樹石,煙雲流潤,神氣俱足,而出於儒雅之筆,風流蘊藉,為本朝第一。”董氏精於書畫鑒藏,在書畫理論方面亦建樹頗多,著有《畫禪室隨筆》、《容臺集》、《畫旨》等。由他提倡的“南北宗”論對晚明以後的畫壇影響深遠。他是明代“華亭派”的領袖,也是吳偉業“畫中九友”之一。加之他當時顯赫的政治地位,故其書畫風格名重當世,不但成為明代藝壇的主流,更是被後世學者奉為一代宗師。一直以來,董其昌的作品都是海內外大收藏家尋覓的目標。
此拍品山水圖以一河兩岸式構圖佈局,近景畫錯落的坡石,勾勒圓渾,皴染較少;坡上疏林,用筆雖簡而各蘊姿態。中景空曠的水面上一山聳峙,在平遠法的構圖中頗見險勢。山巒、坡石、叢樹均用線條勾皴而不以水墨渲染。中鋒用筆舒緩,筆力圓厚重拙。雖畫房舍,但不著一人,畫面呈現出蕭散、空靈的境界。其歷史意義深重,值得大家入手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