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tel

福羲國際(香港)拍賣顧問有限公司

FUXI INTERNATIONAL(HK) AUCTION CONSULTANT CO.,LTD.


trading record

成交記錄

鬥彩加彩雲龍紋荸薺瓶
    发布时间: 2024-11-11 17:15    
鬥彩加彩雲龍紋荸薺瓶



















斷定/款識

Years

大清乾隆年製

QING DYNASTY

規格

Specification

H:23cm

數量

Number

1件

1pc

預估價

Estimated price

EUR 400,000-600,000

拍賣時間/場次

Auction time/location

2024 AUTUMN AUCTIONS

拍品直口微撇,長頸,斜肩,圓垂鼓腹,腹下漸收,圈足微撇。此器形端莊秀美,古人謂之荸薺凳,是清代康熙年首創,雍正、乾隆官窯多有燒造,且形製規範,但當時均為民窯所作,罕有佳作傳世,自雍正時,荸薺瓶造型方入御窯法眼,開始有限燒造,並一直流行至清末,其中尤以茶葉末作品最為常見。而乾隆荸薺的樣式較雍正的更敦實,紋飾亦多樣化,包括單色釉、粉彩、鬥彩加粉彩等,在雍正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了瓷器發展。正如許之衡《飲流齋說瓷》記有:……至乾隆則華縟極矣,精巧之至,幾於鬼斧神工……。邵蟄民撰《增補古今瓷器源流考》記:清瓷至乾隆而極盛,器式之多亦莫與倫比。 拍品外壁繪製雲龍紋,青花勾勒外輪廓,入窯燒製後填上鬥彩、粉彩,二次燒製而成。祥雲設色青花、淡綠、明黃、粉紫等,尤其是粉紫色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使得紋飾更賦裝飾性。佈局疏朗清新,畫筆生動流暢,色彩淡雅柔美,迤邐之中有淡雅,既有鬥彩的淡彩清麗又有粉彩的豐滿柔美,彰顯乾隆時期瓷器的多樣化特點。乾隆御窯鬥彩器可視為皇帝本人藝術品位的反應,乾隆時期的鬥彩瓷器一改雍正時期靈秀典雅的風格,而傾向追求製作工藝精細,紋飾華麗繁縟。不僅在造型方面趨於多樣化,在設色用彩等裝飾工藝上更有獨特的表現。乾隆皇帝嗜古成癡,景德鎮御窯廠大量仿前朝名窯,燒造裝飾之華麗,令人讚歎,無一不體現出乾隆時期高超的製瓷技藝,堪稱巧奪天工。邵蟄民撰增補古今瓷器源流考中評論到:清瓷彩色至乾隆而極,其彩釉之仿他物者亦以乾隆最多最精。此瓶之鬥彩即為一例。鬥彩始燒於明宣德時期,鼎盛於成化期間,是釉下青花與釉上彩相結合的一種瓷器裝飾品種,先在瓷坯上用青料繪出要表現題材的輪廓,施透明釉高溫燒成後,再於青花輪廓中填繪紅,黃,綠,等多種所需色彩,再經低溫烘烤而成。燒成後,釉下青花與釉上五彩(粉彩)爭奇鬥豔,令人賞心悅目,故名。自創燒以來就廣受喜愛,發展到乾隆時期,鬥彩技術已是爐火純青。乾隆朝鬥彩器以製作工藝精緻,色彩鮮麗,紋飾更趨圖案化為特徵,釉上釉下彩已然融為一體,於淡雅中顯亮麗,於纖細中見挺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