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定/款識 Years |
張大千 款 |
H規格 Specification |
173.4 X 95cm |
數量 Number | 1件 1pc |
預估價 Estimated price | HKD 6,000,000-7,000,000 |
拍賣時間/場次 Auction time/location | DEC 28,2022 AUTUMN AUCTIONS |
題識:1.偶聽流鶯偶結鄰,偶從禪榻許相親。偶然一忘維摩疾,散盡天花不著身。此去年六月避暑昆明湖上戲效定庵體絕句也,漫書畫上,大千居士。2.乙亥二月擬唐人壁畫筆法作於大風堂下。蜀人張爰
印文:大風堂、張爰私印、蜀客、蜀中張爰、大千豪發、摩登戒體
這幅《飛天侍女圖》,張大千作於1935年,畫中的天女系以和他相識相戀的朝鮮少女池春紅的容貌為藍本所繪製,他在畫上的題詩中有“畫中非幻亦非真”之句,以示畫中人物並非虛幻,亦非真的天女。早在1927年,當時僅廿九歲而已在中國畫壇享有盛名的張大千,由日籍老友江藤濤雄引導,到日本統治下的朝鮮遊覽,受到日本某大商社的隆重接待,在旅社住了好幾個月。在旅社佈置了畫案,每天遊罷歸來,即伏案作畫。江藤為大千雇來一位原為“伎生”(藝妓) 的朝鮮少女伺候筆硯,大千為她取名春紅。兩人語言不通,但春紅善解人意,相處不久,雙方竟都動了真情。在異國少女的愛情滋潤下,大千創作欲旺盛,這段期間,為春紅作了不少詩與畫。但是美好的愛情沒有得到家人的許可,最終張大千留下一筆錢給春紅,獨自回國。畫面中的天女神情動容,衣飾華麗,以神仙妃子之姿從雲端散花入人間,表達張大千對池春紅的喜愛和思念,纏綿悱惻之情躍然紙上,因不無遺憾。
來源:臺灣重要私人藏家----大千舊友之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