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tel

福羲國際(香港)拍賣顧問有限公司

FUXI INTERNATIONAL(HK) AUCTION CONSULTANT CO.,LTD.


Boutique exhibition

精品预展

越窑秘色瓷執壺
    发布时间: 2023-05-15 15:15    
越窑秘色瓷執壺
斷定/款識
Years

晚唐五代

TANG DYNASTY

H規格
Specification

H:16cm

數量
Number
1件
1pc
預估價
Estimated price

HKD 800,000-1,500,000

拍賣時間/場次
Auction time/location
2023  SPRING AUCTIONS

越窑之名,最早見於唐代,陸羽在《茶經》中說:「越瓷類玉越瓷類冰」。唐代通常以所在州名命名瓷窑。唐朝是越窑工藝最精湛時期,居全國之冠。也稱「秘色窑」。作為吳越王錢氏御用及貢品,進貢瓷器動輒萬件,入宋以後,貢瓷數量有增無已,一次進貢有多達十四萬件者。越窑的青瓷明徹如冰,晶瑩溫潤如玉,色澤是青中帶綠與茶青色相近。

此壺直口,豐肩,球狀腹,腹部起六條雙筋棱線,以區分紋飾,下承圈足。蓋為三層狀,每層亦裝飾六條棱線,與壺身相呼應,上配寶珠鈕。蓋底及壺底有泥條支燒痕,露胎處胎質細緻,呈淡灰白色。雙帶式曲形把手,細長流微曲。通體施青色釉,釉質極其細膩勻凈,如秋水碧玉,古樸典雅。整器底部為裹足滿釉墊燒方式,此為晚唐五代以來,典型秘色貢瓷作品。五代吳越時越窑瓷器已「臣庶不得用」,作為吳越王錢氏御用及貢品。

此執壺品相保存良好,非常難得。造工規整細膩,幾乎滿釉,且胎質堅細凈白,誠為越窑青瓷中之臻品,應為達官顯宦而製。保留原蓋的同類執壺非常少見。北京首都博物館藏一例,壺身亦呈瓜楞式,上刻人物紋飾,定年五代,見2008年北京出版。另香港佳士得2020年7月拍賣會拍賣一把五代越窑青釉刻花卉紋執壺,325萬港幣拍賣成交。

「秘色」一詞最早出自晚唐詩人陸龜蒙詩篇《秘色越器》。周輝《清波雜誌》雲:「越上秘色器,錢氏有國日,供奉之物,不得臣下用,故曰秘色」。過去一直把胎釉俱佳、釉色青翠的越窑稱為秘色。1987年陜西扶風縣法門寺塔唐代地宮,發掘出13件越窑青瓷器,在物帳上這批瓷器記載為「瓷秘色」,從而揭開了秘色瓷的神秘面紗。


来源: | 作者:pmo677aba | 发布时间: 2024-07-18 | 208909 次浏览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