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定/款識 Years |
明 MING DYNASTY |
H規格 Specification |
D:41.1cm |
數量 Number | 1件 1pc |
預估價 Estimated price | HKD 1,500,000-2,000,000 |
拍賣時間/場次 Auction time/location | 2023 SPRING AUCTIONS |
明代宣德皇帝朱瞻基治國有方,“吏稱其職,政得其平,綱紀修明,倉庾充羨,閭閻樂業。歲不能災。蓋明興至是歷年六十,民氣漸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史稱“仁宣之治”。 他還深諳藝術,在詩、書、畫及遊藝等方面都具有很高造詣,以致彼時雕漆、範金、織繡、製墨、埏埴等諸類宮廷工藝品皆成就斐然。 這一時期的瓷器燒造,“以諸匠之精藝者為之”,且有品秩較高的內官赴廠監造,成品亦經過嚴格篩選,次品廢品皆被“分類摧毀,單獨埋藏”,可見宣宗對其頗為重視,御製瓷器自是品格超群。 宣德御窑瓷器,尤以青花“開一代未有之奇”,以古樸典雅的造型、晶瑩潤澤的釉色、豐富多樣的紋飾而聞名於世。 青花器發色莊重舒雅,色調深沉雅靜,自然天成,幽菁瑰麗,為明代青花瓷器之冠。 明王士性《廣志繹》中載:“本朝,以宣(宣德)、成(成化)二窑為佳,宣窑以青花勝,成窑以五彩。”明張應文《清秘藏》對宣德時期的青花瓷器也讚譽有加:“我朝宣廟窑器,質料細厚,隱隱橘皮紋起,冰裂鱔血紋者,幾與官、汝窑敵。即暗花者,紅花者,青花者,皆發古未有,為一代絕品。”清人朱琰《陶說》更直言:“故論青花,以宣窑為最。”魚藻紋與龍鳳紋一樣,都是青花瓷器的傳統紋飾。 宣德時期延續此一題材,宣德青花魚藻紋作為全器的主題紋樣。 包含魚兒,蓮葉,水草及藻類,以平均,對稱,穿插的原則佈局。
盤心畫面可見數蓮葉紋平均分佈,蓮篷及水草由下而上生長,如扇面一般微微開展。 蓮葉之間各繪一條魚兒,魚兒雙目相對,以擺尾上游或傾身潛伏的姿態彼此互動。 蓮葉與遊魚周邊散佈許多水藻,運用曲折的線條呈現水波搖動的感覺。
寄清白廉潔之德。 白瓷為紙,青料作墨,妙筆揮毫,線條清勁流暢,栩栩如生,疏密得當,濃淡相宜,盤底落“大明宣德年製”兩行雙圈六字款,此大盤藝精技絕,擅用鈷青濃淡分五色,層次豐富多變。 靛藍畫骨,淺青敷色,盡寫遊魚妍姿。 整幅畫面則以針剔鈷藍,露纖白脈絡,葉子曲沿上更綴苔點,巧匠或蓄意增其窰燒黑疵,營造盛極將枯、夏盡臨秋之勢。 非能工巧匠,難以燒製,這無疑又是加分項。 “諸料悉精,青花最貴”,永宣兩朝30餘年裏燒造的青花瓷,在青花瓷燒造歷史上堪稱稀世珍品。 拍品為宣德重器,傳世孤品,成對更殊為珍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