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定/款識 Years | 張大千 款 ZHANG DAQIAN |
規格 Specification | 181 X 70cm |
數量 Number | 1件 1pc |
預估價 Estimated price | HKD 70,000,000-80,000,000 |
拍賣時間/場次 Auction time/location | 2023 AUTUMN AUCTIONS |
題識:峨眉龍門洞,兩山如束,水勢迅激,不數三峽奔湍,為入山第一勝也。辛巳上元,大千張爰。
鈐印:張爰之印、大千居士
大千先生一生多次往遊蜀中峨嵋勝境。初遊於一九三九年六月,與張心智、黃君璧等同行,逾時竟月;本幅所寫乃辛巳年遊峨嵋龍門洞之行,辛巳1941年所作。彼時大千先生已經受到到敦煌藝術影響,其繪畫技巧正在開拓另一里程碑。
本幅《峨眉龍門洞》圖,在意境方面,以壯麗的江河為中心,青山峻樹分置左右,此為近景:由近及遠,瀑布從峻嶺之間飛流而下,江水橫絕,接遠山,遠處水霧繚繞,凸顯峨眉之巔,龍門洞之險,於題識相和,可謂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畫面設色以青綠為主,使用石青,石綠、朱砂等重色,色彩豔雅,極富裝飾性。大千以小斧劈皴狀出山體形質,又用長短披麻、解索、牛毛諸皴法收拾局部細節,其筆秀潤,皴法繁密,似北苑、叔明重生。同時畫面中融入大千在峨眉遊歷的體驗,以自然之景為對象,但是也注重物理、物象的寫實性表達,以及色彩的和諧統一,大氣恢弘。
張大千的藝術生涯和繪畫風格,經歷“師古”、“師造化”、“師心”的三階段:40歲前以古人為師,40歲至60歲之間以自然為師,60歲後以心為師。本幅《峨眉龍門洞》正處於在以古人為師和以造化為師的兩個階段裏,張大千先生遊峨眉,去敦煌,切身體會讀萬卷書行萬裏路,與古人神交,又以自然為師,以古求新,“遺貌取神”,得天機神韻。其以古為師和以造化為師階段的作品確如其自作詩句“飛星隨意摘,漫向世人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