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定/款識 Years | 清 QING DYNASTY |
規格 Specification | 直徑:17.5cm D:17.5cm |
數量 Number | 1件 1pc |
預估價 Estimated price | HKD 500,000—800,000 |
拍賣時間/場次 Auction time/location | 2024 SPRING AUCTIONS |
本品敞口,深腹,下承圈足,通體以鬥彩為飾,碗心所繪恰有斜陽寂寂落空山之意,頗富意境。外壁通景繪八蠻進寶圖,畫面中八位異域獻寶之人或手捧、或頭頂、或驅車從遠方獻寶而來,姿態各異,神態殷勤。碗底心雙圈內以青花書“大清雍正年製”六字三行楷書款。
八蠻又稱“八藩”,據《周禮·爾雅釋地疏》中將古時中原朝廷疆域以南的天竺、咳首、焦僥、穿胸、踵、儋耳、狗幟、旁眷八個國家稱之為“八蠻”。後世常用“八蠻進寶”代指國力強盛,萬邦來朝。而以八蠻進寶作為瓷器裝飾題材,自明代萬歷時期開始流行。據《明史》記載,依明代宮廷禮節,在“大宴儀”時奏“八蠻獻寶舞”曲,而萬壽聖節大宴中,更用“九夷進寶隊舞”。此式裝飾題材在明代瓷器上的流行,或是這種宴會禮儀的一種情景再現。清代康、雍時期,以天朝大國自居的清王朝,積極開展和確立與周邊國家的邦交和宗藩關係,擴大自己的影響力。此類紋飾在康、雍時期的複燒,與清廷“萬國來朝”的政治宏願有著密切的聯繫。
本品器型端莊,胎釉俱佳,以豐富的設色展現出“八蠻”來朝的政治氣象,極富藝術感染力。更值得關注的是,本品六字三行楷書落款形式及結字,為“安窯”落款製式。另上海博物館藏有一件康熙鬥彩八蠻進寶圖碗,由所書款識可知為康熙晚期作品,與本品頗為相類。綜上所述,本品當為雍正五年(1727年)之前,“安窯”製出,頗具收藏和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