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定/款識 Years | 明洪武 MING DYNASTY |
規格 Specification |
|
數量 Number | 1件 1pc |
預估價 Estimated price | EUR 280,000-380,000 |
拍賣時間/場次 Auction time/location | 2024 AUTUMN AUCTIONS
|
此瓶不但燒制完美、品相無暇,青花的紋飾更為珍罕,因為寥若晨星的傳世品中多為釉裏紅器。盡管在景德鎮禦窯廠遺址出土了壹批洪武青花瓷器,但青花瓷器還是要比釉裏紅瓷器更為珍貴。現存的洪武青花瓷器明顯少於釉裏紅器其原因是可能洪武皇帝偏愛釉裏紅釉,或和當時鈷料因進口貿易限制而稀缺。
瓶足墻繪卷草紋,口沿下至頸繪蕉葉紋,主題紋飾以折枝牡丹、荷花和扁菊花為主。這是洪武青花的特點之壹,牡丹象徵富貴、繁榮和美好,花朵連著枝葉表現出一種自由生長、繁花似錦的狀態。設計不僅增強了畫面的靈動性和裝飾效果,也讓梅瓶顯得更加富有生氣和優雅。此瓶題字“賞賜”<長安府秦王朱樉受用大明洪武十二年冬月吉置>朱樉(1356年12月3日—1395年4月9日)是明朝第一任秦王,是明太祖朱元璋次子.
明代洪武官窯青花瓷,上承元代,下啟永宣,以古樸渾厚,氣勢雄偉為主要特征,同時也顯示出趨於簡練、紋飾圖案向文人畫文雅韻致的方向發展。洪武官窯青花鈷料與元青花鈷料成分壹致,均系進口鈷料。雖沿襲元代古樸渾厚的遺風,但其銳意創新,迅速擺脫了元瓷厚重粗笨的風格,展現出新的時代風貌。官窯制度在洪武時期尚未完全建立,因此瓷器風格多樣,梅瓶是這一時期典型的瓷器形制,器口小,肩部圓潤,腹部飽滿,下部逐漸內收,底部較窄。造型優雅,常用於儲藏酒或其他液體。因其稀有性和歷史價值,不僅反映了明初的瓷器工藝水平,也通過其優雅的造型和精緻的裝飾,展示了當時的社會風尚和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