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定/款識 Years | 清 雍正 QING DYNASTY |
規格 Specification |
|
數量 Number | 2件 2pcs |
預估價 Estimated price | EUR 290,000-350,000 |
拍賣時間/場次 Auction time/location | 2024 AUTUMN AUCTIONS |
雍正皇帝一生勤勉,行事素以一絲不苟,精益求精著稱。雍窯禦瓷燒造歷時雖短,但卻典雅高貴,品質卓群,
正所謂器如其人,人如其器。
雍窯瓷作之中,尤以顏色釉器物製作水準最高。雍正十三年冬,唐英撰《陶成紀事碑記》,載各式單色釉品種近四
十種,其燒造盛況,可見一斑。胭脂紅本為琺瑯彩料之一,康熙末年始見單色釉器,以金為著色劑,用吹釉之法施
釉,經800°℃低溫烘燒而成,其色如仕女化妝所用之胭脂,故名。因其配方為歐洲傳入,故《陶成紀事碑記》稱其
為“西洋紅色器皿”,又因其釉色似盛開之玫瑰花、薔薇花,因此又有“玫瑰紅”、“薔薇紅”之稱。
本碗斂口折沿,下腹微收呈碗狀,弧度流暢,圈足平整,給人一種端莊美。碗外壁通施胭脂紅釉,色若絳霞。
《陶雅》謂之“華貴中之佚麗者也……勻淨明豔。紫晶遜其鮮妍,玫瑰無其嬌麗。”今觀此器,實感古人之言不虛。
碗內壁及底施白釉,底雙圈內青花書雍正六字楷書款,字體端莊規整。雍正朝胭脂紅釉器見有暗刻紋飾、添繪琺瑯
彩及粉彩等多個品種,本品光素無紋,單以釉色之純美取勝,返璞歸真,堪稱雍窯胭脂紅之代表。由於胭脂紅釉瓷
器燒造工藝複雜,加之清代流傳下來的胭脂紅釉瓷器數量稀少,成對保存的更是鳳毛麟角,極具收藏價值。
參閱:《清康雍乾名瓷》第82頁。《清康雍乾名瓷》第82頁對雍正時期的胭脂紅瓷器有詳細描述。據書中記載,
雍正時期的胭脂紅釉瓷器因其釉色柔美細膩、工藝複雜而聞名。胭脂紅釉的呈色是利用銅作為著色劑,經過高溫燒
制而成,這種釉色對溫度和燒成氣氛的控制要求極高。因此,成品率較低,使其在當時就被視為珍貴的瓷器品種。 書中還提到,胭脂紅釉器物多為小件器形,諸如杯、碗、碟等,以簡潔優美的造型為主,符合清宮廷對於精緻器物
的審美偏好。這些器物的存世量稀少,因其精湛的工藝和豐富的藝術價值,在後世被視為清代瓷器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