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tel

福羲國際(香港)拍賣顧問有限公司

FUXI INTERNATIONAL(HK) AUCTION CONSULTANT CO.,LTD.


Boutique exhibition

精品预展

永樂青花四季花卉紋扁瓶
    发布时间: 2025-03-04 14:39    
永樂青花四季花卉紋扁瓶

















斷定/款識

Years

明永樂

MING DYNASTY

規格

Specification

H:8.2cm
BD:14cm×11cm
H:45.5cm

數量

Number

1件

1pc

預估價

Estimated price

SGD 3,500,000-5,500,000

拍賣時間/場次

Auction time/location

2025 SPRING AUCTIONS 


明永樂青花纏枝四季花卉紋扁壺,此件明永乐青花缠枝四季花卉纹扁壶,乃永乐御窑(1403-1424)巅峰时期创烧之独特器型,存世寥若晨星,堪称十五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陶瓷见证。其形制特征可析为:扁圆体若满月,微侈口沿,粗颈渐收,溜肩丰腹,下承椭圆浅圈足,底施透明白釉。胎骨坚致莹润,釉面泛青如秋水,与浓艳青花相映生辉。装饰体系尤见匠心:口沿卷草纹如云气流转,颈饰缠枝莲纹婉约灵动,壶身四面开光内绘牡丹、山茶、菊花、石榴等四季花卉,以波斯式连续缠枝构图串联,枝叶翻卷如浪,笔锋遒劲处可见苏麻离青料特有的铁锈斑凝结。此青料产自波斯卡尚山区,经郑和船队七下西洋带回中土,其发色幽蓝深邃,渗青效果造就水墨氤氲之境,飞白笔触间隐现金属结晶光泽,堪称伊斯兰美学与中原匠艺完美交融之典范。
存世对比方面,目前公藏可考者:蘇揚州市博物館藏一例,故宮元明官窯瓷器博物館藏一例,日本東京富士博物館藏一例,景德鎮珠山御窯遺址出土(1994)扁壺殘片拼合一例。無論是出土實物,還是博物館藏品,其器物造型,裝飾風格,制作技法,燒制工藝都與本件扁壺相符。另值得一提是明朝的永宣時期是中國瓷業邁向全盛的輝煌時期,這与明初解除禁海令,絲綢之路的積極對外政策有關。鄭和七次遠航帶回的優質瓷繪原料「蘇蔴離青」直接用於青花瓷的燒製,提高了青花瓷的品質。「蘇蔴離青」這種鈷料出產於波斯伊朗一帶,阿拉伯商人与鄭和進行貿易交易的物品。這種優質繪瓷原料在鄭和七次下西洋之後便銷聲匿跡,如今巳成為鑒定這一時期瓷器「蘇蔴離靑」釉色特征標準。因此永宣青花瓷在釉色上的成就以及明初瓷器的輝煌与鄭和有直接的關係,也是伊斯蘭文化影響明永宣瓷器最突出的實例。郑和舰队不仅带回苏麻离青料,更引入伊斯兰金属器造型理念,此扁壶形制即源自阿拉伯黄铜扁壶的瓷艺转化。由於明朝皇帝對燒造出來的產品质量要求非常嚴格,對於不合規格,如有裂痕、變形、釉色層次繪畫的圖案醜漏一於打爛,嚴禁百姓私藏。景德鎮珠山出土的扁壺就是一例,所以現存有明永樂青花纏枝四季花卉扁壺是極少。因而本件拍品之珍重程度可見一斑。正因如此,传世永乐官窑青花器多有"十窑九不成"之说,完整器弥足珍贵。
在永乐朝同类扁壶中,除本品四季花卉纹饰外,尚见海浪刻白龙、云龙穿花等变体,然本品纹样组合最具文化融合特征。本品集伊斯兰器型、华夏工艺、多元纹饰于一体,实为明初宫廷艺术「和而不同」美学理念的最佳诠释,堪称中国外销瓷史上里程碑式作品。
①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明初青花瓷上册,故宫博物馆院编,耿宝昌主编,P164-165,图86
②参阅:景德镇出土元明官窑瓷器,P104,图46
③参阅:伦敦戴维德基金
llustrated Catalogue of Underglaze Blue and Copper Red, Decorated Porcelain by Margaret Medley Curator 1976,P65-66,图B667
④参阅:台北国立博物馆,图13
5:日本藏中國古代陶瓷珍品一書東京富士美術館藏。參見本書第190頁
来源: | 作者:pmo677aba | 发布时间: 2024-07-18 | 163932 次浏览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