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tel

福羲國際(香港)拍賣顧問有限公司

FUXI INTERNATIONAL(HK) AUCTION CONSULTANT CO.,LTD.


Boutique exhibition

精品预展

民國二十八年貴州省造壹圓"竹子幣"銀幣
    发布时间: 2025-09-11 14:54    
民國二十八年貴州省造壹圓

斷定/款識

Years

民國

REPUBLIC PERIOD

規格

Specification

N.G.:26.8g
D:3.8cm

數量

Number

1件

1pc

預估價

Estimated price

HKD 400,000-600,000

拍賣時間/場次

Auction time/location

OCTOBER 2025 AUCTION  

民國二十八年貴州省造壹圓“竹子幣”銀幣一枚,圓窗版,正面為貴陽甲秀樓圖案,極具地方特色。


抗戰結束後,國內通貨膨脹加劇,紙鈔信用一落千丈,民眾對紙幣毫無信心,國民政府遂於1949年7月初正式公告恢復銀本位製,並重新製造發行與二十三年版船洋形式相同的銀元。由於當時貴州已無造幣廠,故不曾受中央銀行委託代製,該省財政廳乃自行籌辦,除沿用周西成時期所留場所和部分機器設備,另行在廣州招募技工,購置印模及造幣機器。1949年10月安排就緒,由省府委員會通過《貴州省造幣廠組織條例規程》,規定鼓鑄各類銀、銅幣,交貴州省銀行發行。同年11月初,樣品完成送建設廳化驗,結果重量與成色均同於船洋。


此幣式樣十分別致,正面為貴陽名勝甲秀樓,樓門間有一“谷”字暗記,樓底有英文“TLK”。據悉“谷”字代表省主席谷正倫,“TLK”則有說代表廠長謝傑民。依竹節粗細、甲秀樓上層樓窗形狀可分不同版式。這種俗稱“竹子幣”的銀元生產時間甚短,當紅軍由湘西進入貴州省天柱縣後,造幣廠即於11月11日停工,據報僅出產萬餘枚。造幣廠員工撤離貴陽,所出銀元被省府在當地和遷往雲南途中作為薪餉、資遣、雜支等費用發放而流傳於外。—摘自孫浩編著《百年銀圓》,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年,頁171。


来源: | 作者:pmo677aba | 发布时间: 2024-07-18 | 229584 次浏览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