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定/款識 Years | 潘天壽 款 PAN TIANSHOU |
規格 Specification | 496 X 189cm |
數量 Number | 1件 1pc |
預估價 Estimated price | HKD 62,000,000-70,000,000 |
拍賣時間/場次 Auction time/location | 2023 AUTUMN AUCTIONS |
題識:雷婆頭峰壽者
鈐印:潘天壽印
潘天壽繼承和發展了朱耷以來的大寫意格調,《鷹石圖》最大限度的將傳統養分與時代精神相結合,開拓出全新的花鳥畫創作體系。作品的畫面構圖,色墨呼應,景物的主次、斜正、疏密、虛實、穿插等要素的考量均新穎大膽、嚴謹精道而自成法度,使之呈現出明顯的設計感、秩序感以及超越時代的審美趣味。
本幅《鷹石圖》》以潘天壽獨創的山水與花鳥相結合的創作圖式經營位置。所寫內容,則由其花鳥畫中經典的巨石從右側伸入畫面, 只留下了左側和上面的狹長空白,作為主題之一的雄鷹立於巨石頂端邊角處,類似邊角元素的運用,在潘天壽成熟時期的花鳥畫中極為常見,觀者在欣賞作品時,目光在畫面上游移,而不是順著主體,由一點深入去看,或是只把注意力集中於主體。
在本畫中,畫家依然保留了早年常用的石、竹枝、野草等元素構成。區別於傳統花鳥畫或柔媚或清雅的氣質,反而突出了小花小草生長在庭院或供於案頭的單純狀態,精雕細琢的人工狀態淡化,更加下意識地描繪了它們所處的自然環境,表現了處於純天然狀態的野花野草,增強了生活氣息。所謂“荒山亂石間,幾枝亂草,數朵閑花,即是吾輩無上粉本”正是此意境。
新中國成立後,從五十年代中期開始,潘天壽進入了個人藝術創作全盛期,其作品氣象愈加雄奇。事實上,由於“文革”之故,潘天壽從上世紀六十年代中後期開始,直至其逝年,藝術創作一直被擱置。所以,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期至六十年代中期,可以說是潘天壽整個藝術生涯最為輝煌的時期。按照黃專和嚴善錞的統計,在這一時期潘天壽共創作了近800幅作品。本幅畫作正是在這一時期所創作,尺度恢弘,大氣雄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