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定/款識 Years | 傅抱石 款 FU BAOSHI |
規格 Specification | 250 X 122cm |
數量 Number | 1件 1pc |
預估價 Estimated price | HKD 65,000,000-70,000,000 |
拍賣時間/場次 Auction time/location | 2023 AUTUMN AUCTIONS |
題識:雨花台飛瀑 一九五七年去三月南京西郊 傅抱石
鈐印:抱石之印、今人摹古古人摹誰
傅抱石(1904-1965),中國現代國畫家、美術史論家。傅抱石的繪畫藝術開啟了現代金陵山水畫派的一代新風,具有強烈的民族特點和時代感,個性突出,氣魄雄健,淋漓酣暢,豪放灑脫。
《雨花台飛瀑》創作於1957年,彼時江蘇省國畫院開始籌備,不僅僅是畫高山飛瀑,更不是表現高士文人縱情山水,而描繪一個人人都熟悉、帶有鮮明政治紀念意義的主題,畫家所追求的是一種紀念碑性,不可能像通常一樣以“往往醉後”的態度作畫,也難以應用亂毫飛舞的“抱石皴”,它的風格與傅抱石的其他山水作品有所不同,是很自然的。傅抱石是緊跟時代的,前後創作了很多取材於偉人詩詞的主題和有革命紀念地風光的山水畫,這幅《雨花台飛瀑》,就是一個突出的典型。因此它的價值,除了在藝術自身之外,更在於用藝術去遞進社會價值。傅抱石先生他說:“有些老畫家,過去都是以畫山水為主的,不同程度的‘一丘一壑,聊以自娛’,追求的無非所謂‘意境’,陶醉的無非是筆墨。解放之初,改進較少,通過一些思想活動改革之後出現了很大的變化。現在諸家的畫面,基本上去除了陳舊的那一套而富於生活的氣息和時代的精神。”這裏說的“老畫家”的變化,就包括傅抱石自己。這些,可以有助我們瞭解這件作品產生的意識形態背景,具有時代背景意義,珍貴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