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定/款識 Years | 元 YUAN DYNASTY |
規格 Specification |
|
數量 Number | 1件 1pc |
預估價 Estimated price | EUR 200,000-250,000 |
拍賣時間/場次 Auction time/location | 2024 AUTUMN AUCTIONS
|
元青花瓷器最初燒造多應波斯地區穆斯林王公貴族之需,造型、紋飾、功用皆依自彼地之風俗而定,往往器型巨碩,佈局繁密,一改宋瓷影青之纖薄小巧,雋秀素雅之風格而充滿異域色彩。另外亦有部分造型承襲前朝傳統,主要滿足國內之需用,在蒙漢諸族日常生活當中充當重要角色,玉壺春瓶正是其中之一。
本品為元青花瓷器當中紋飾罕見之作,佈局疏朗,每一重紋飾之間以留空帶為分隔,層次清晰,頸部裝飾粗碩的卷草紋頗為注目。腹部主題紋飾為東坡賞竹圖。畫中修竹數竿,意境蕭疏,蘇子凝立,一手執扇,一手甩袖,神情愉悅,陶醉自得,似正處於詩興正濃之際。其頭巾與腰間飄帶迎風揚逸,營造出仙氣飄飄的景象,使得人物刻畫具有靈動飄逸的禪畫特色,與同時代繪畫中呂洞賓的形象、氣質相似,可鑒元青花瓷畫裝飾與文人繪畫彼此關係之密切。蘇子身後有一童僕拱手做拜會之狀,頭上另見雲氣翻卷,益增畫面仙氣之感。
翠竹的虛心而直、不畏霜雪的特點契合了中國文人士大夫的道德意識,自古深得文人所鍾情。蘇東坡愛竹,更是為古代雅士的一段佳話。他喜愛賞竹,常常「披衣坐小閣,散發臨修竹」,喜歡「市橋人寂寂,古寺竹蒼蒼」的清新與幽雅。若如本品所繪之情景正是蘇子醉心「徘徊竹溪月,空翠搖煙霏」的賞竹寫照。
本品胎骨輕薄,釉色略見灰黃,青花發色濃重如墨,頗具文人筆意,與疏朗的構圖相得益彰。元代玉壺春瓶不乏裝飾人物題材的實例,風格與本品相近者為臺北故宮博物院遷臺後購藏「元 青花瓷人物玉壺春瓶」,兩者在紋飾佈局與題材方面高度一致。另見一例為日本出光美術館藏品「元 青花人物文瓶」於腹部繪畫仙人呂洞賓與瑞鹿銜靈芝的獻壽寓意題材,繪畫氣息與場景佈置方面與本品相似,可資參考。裝飾題材相近而佈局不同的一例是1986年10月江西上饒市北門鄉東瓦窯村磚瓦廠出土的「元 青花人物故事玉壺春瓶」,應為同一時期所製,紋樣為周敦頤愛蓮圖,主題寓意與本品更為一致,同為寄託文人性情的佳作。